經(jīng)過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吉林美術出版社的精心編輯,《詩意正青》孔憲青詩選集1月中旬在長春首發(fā)。作為從榆樹農(nóng)村黑土地上走出的孔憲青,腳踏故土,心懷鄉(xiāng)情,念人間過往,繾綣星光,徜徉詩意人生。他對黑土家鄉(xiāng)的眷戀之情及對人生的思考有感而發(fā),匯聚了這本詩選集。“壺中歲月詩書伴,日月山河千萬年”是作者所感所思的詩句,作者深刻的體會到:讀書是一個人的旅行,可以與不同時空的“高人”交流,潛移默化地滋養(yǎng)自己的靈魂,提升思想境界和認知水平,并改變人生的命運。
作者秉持路漫漫其修遠的心態(tài),邁好人生的每一步。“生活,一定要熱愛點兒什么,寫字、畫畫、寫詩或者種花種草。”已走過半個世紀的孔憲青,做成了自由體詩的詩人,做成了行草一體的書者,在人生長卷中,不斷認知生活,選擇生活。
人生的格局一旦打開,眼界、胸懷、人生價值都有了自我超越。他對社會的回報,也得到了認可,他被選為三屆長春市朝陽區(qū)人大代表。
在此,也借用哲學家海德格爾的格言,祝愿作者孔憲青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
《詩意正青》孔憲青詩選集出版首發(fā)式活動現(xiàn)場。
詩意正青
龔保華
噫吁噓,風兮起哉!青青詩意,詩意醉九天。
一筆落紫境,墨池何潺潺!
旭日初陽思無邪,大珠小珠落玉盤。
北國生成長白雪,書香茶海南湖岸。
如風自由乘春舟,然后紅天黑地自有緣。
上揮酣暢扶搖之行草,下灑溫潤洋洋之小篆。
人生似棋說透好了,無極美妙是少年。
清旅彈行板,光陰洗禮舊藍衫。
挽月長吟君何在,攬星踏浪擊節(jié)嘆。
云兮何夕邀東君,人生不惑江湖遠。
大道黃河樓蘭曲,子規(guī)泣血過人間。
筆底情義牽一線,可雙全。
飲水溯源,父愛亦如山,春秋交響意綿綿。
楓葉染金天近尺,流光直下在當前。
雁過豈解深海意,手手聯(lián)彈拈花禪。
歲月正靜好,嗟爾莊生六道胡夢乎蝶哉!
沒見憑窗生霜雪,一枝初發(fā),萬花飛來。
探尋天籟境,十指走丈宣。
朝染晨露,夕浴月環(huán);不惟修悟,實為心龕。
曲水在流觴,一闋凝指尖。
青青詩意,詩意醉九天,龍蛇擲筆長咨嗟。
孔憲青
路漫漫其修遠
孫凌
七月的吉林大地上,熱浪席卷。長驅直入的西伯利亞風,掠過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一直吹到長白山。徐徐清風,為東北平原腹地松遼平原送來涼爽。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孔憲青出生在榆樹市黑林子鎮(zhèn),這位腳踏黑土,飽飲北方江河文化的漢子,帶著滿身的詩情行走人生,闖蕩社會半個世紀。如今,談笑風生的他滿身墨香,一腔詩意,被人們譽為“鄉(xiāng)情”詩人、書家。
“我是闖關東的后人,祖上是山東曲阜人。上個世紀初,爺爺那一輩人闖關東,選在榆樹黑林子這個地方,挖土壘屋落戶,繁衍生息,一輩又一輩。數(shù)點族譜,‘憲’字是孔氏72代人。”
榆樹是孔憲青的家鄉(xiāng)。
“我出生在榆樹黑林子鎮(zhèn)一個貧戶人家,爹是屯里有名的“三羅鍋”,七八十度駝背的殘疾人。娘是孤兒嫁給爹的,大字不識一個,勤勞明理,能干當家,我有四個姐一個妹。”老孔三言兩語和我聊起家世。
“娘說:‘不讀書睜眼瞎,兒一定要讀書。’娘是拉著我的手,望著家徒四壁、時常漏雨的家和我說的。娘把所有的希望放在我的讀書上。我成了全班唯一一個每學期最后一個交上學費的學生,娘從家里幾只下蛋雞的身上攢錢為我交學費,供我讀到初中。
“娘說:‘寧在倉口省,不在倉底籌。’娘過日子精打細算。爹怕娘,出錯會被娘責罵。那年我很小,爹帶1元錢去供銷社買鹽,錢丟了,不敢回家。那一次他病了。(當時鹽0.13元每市斤)
“爹在我十幾歲時就去世了,娘一個人把我們姊妹六人帶大。
“我是娘唯一的兒子,她怕我娶不上媳婦,很早給我定了親結了婚。爹走了,我輟學了,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榆樹是北方人類文明發(fā)祥地之一,距今四千年前就有人居住。黑林子鎮(zhèn)新興村生活著我的先人,我出生在那里。我們村有棵老槐樹,已經(jīng)有幾百年的樹齡,人們稱它大神樹。春夏秋冬,日落日出,伴著村里一輩又一輩的人,那也曾是村民們茶余飯后的樂園。”
“盲人小哥家坐落在大槐樹旁。當我長到能撒丫子在村子里跑的年紀,天天和盲人小哥于德玲黏在一起,還有他的侄子于春飛(小民)。小哥家有臺收音機,可以知曉天下事。大人下午收了工,孩子們放了學,都聚在小哥家聽單田芳講評書。”
“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文化娛樂、新聞軼事都靠聽收音機。《漁島怒潮》《岳飛傳》《苦菜花》《暴風驟雨》《紅巖》……還有路遙的《人生》。”
“懵懂的我,在幼小的心靈里,駐扎著史書中的民族英雄氣節(jié)。小說里的人生苦難,詩詞中的豪情萬丈,融在我的血液里,流淌在歲月中,伴我長大。”
“村子里潺潺流淌的小溪,稻田里蟬鳴的蛙聲,看得見的世界,和看不見的世界……農(nóng)閑時,我和德玲哥一起玩,總有背不完的詩,說不完的話,一起結交書中的綠林好漢,和詩書里的人一起憂愁一起凄苦……后來,我開始嘗試寫詩,一發(fā)不可收。農(nóng)田勞作間歇、勞動場景、農(nóng)諺和節(jié)氣歌都寫進我的詩里。
“‘壺中歲月詩書伴,日月山河千萬年’是我自己的詩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是詩仙李白的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是我特別喜歡的句子。長年累月里,裝進我腦袋儲存起來的名篇名句,成為我人生的座右銘、警醒語、風中鈴,伴我一同經(jīng)風雨,一同走人生。”
“我喜歡林道靜,一位年輕進步的女知識分子。她寫給盧嘉川的情書:‘我已經(jīng)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愛情是青春的,是革命的,是理想的,是信念的。’那時,我也開始懂了什么是愛情。
“《紅巖》這部小說,為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豎起風向標。他們的理想和信念,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撼動了我的心靈。”
一位書友曾說:讀書是一個人的旅行,可以與不同時空的“高人”交流,潛移默化地滋養(yǎng)自己的靈魂,提升思想境界和認知水平,甚至還能改變人生的命運,孔憲青就是這樣的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地上改革開放的大潮席卷全國。孔憲青和所有的小人物一樣沖向大時代,也同樣經(jīng)受了無數(shù)的挫折和傷害,在潮起潮落中經(jīng)受考驗和歷練。
“我開始了五常、舒蘭,榆樹三點一線的經(jīng)商之路。起早貪黑,風餐露宿。不懂行情又沒道行的我,很快把東挪西湊的錢全賠了。大姐很失望,說了一句話:老弟不成器啊!
“七尺男兒,幾句風涼話就尋了死,我不能做‘熊蛋包’。我站起來,抬起頭,暗下決心:寧可闖出虎口成大業(yè),也絕不能碌碌無為混一生。于是,我爬上了去黑龍江的列車,開始了為生存而奮斗的歷程。”
“大興安嶺、小興安嶺的森林資源太豐富了,我開始做起木材生意。從哈爾濱到俄羅斯,又回到家鄉(xiāng)吉林,我的企業(yè)經(jīng)歷了‘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的華麗轉身,卓然出現(xiàn)在建設吉林美麗家園的事業(yè)上。”
“人生的格局一旦打開,眼界、胸懷、人生價值都有了自我超越。”
七月里的東北松遼大地上,滿眼都是郁郁蔥蔥。玉米高粱正拔穗,香瓜甜瓜掛滿秧兒。走進詩人的世界:《巷子里》,“時光發(fā)了霉”“桃花治好了我妖嬈的心痛”“家鄉(xiāng)的渡船”“走不回風雨的離愁”……詩人還將四季入詩:“三月的桃花晃在枝頭?一抹嫣紅?唐朝的才子去了?宋朝的佳人去了?樹下落滿惆悵?后來者相嘆相悟?浩瀚星空依舊刮著春風……”這種穿越時空的詩情撲面,詩人把人生美好及憂愁傷感寄于意境里,回味悠長。
黑土地上走出的孔憲青,腳踏故土,心懷鄉(xiāng)情,念人間過往,繾綣星光,徜徉在自己的詩意人生里。他將生活中豐富的情感與想象,嘗試著用文字表達出來,不得不承認,孔憲青的詩是接地氣的,是抒情的。《一場花市》里:“你驚艷的綻放?是我珍愛的凝望?你溫婉的相隨?是我執(zhí)著的堅守?這動人心弦的剪影?雕塑不變的眷念?此岸?彼岸?遠或近?發(fā)酵著牽念每寸愛的土壤……花開的余香?若生命的情緣……日復一日陀螺般地奔波?身不由己的疲累與無奈?停歇的日子?風輕云淡?明朗的思念?遼闊而幽深?或喜或悲的小字在指尖飛旋……”
自由體的詩行,詩句是形象的,是概括凝練的,是有韻律和節(jié)奏的……詩歌的內容是生活最集中的反映。孔憲青的詩歌創(chuàng)作顯然是對生活的歌詠,源于生活的。詩意有著落,遵循中國古典詩詞意境美的基本特征。
老孔認為:“生活,一定要熱愛點兒什么,寫字、畫畫、寫詩或者種花種草。”已走過半個世紀的孔憲青,做成了自由體詩的詩人,做成了行草一體的書者,在人生長卷中,不斷認知生活,選擇生活。
農(nóng)民企業(yè)家孔憲青,詩意地棲息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實現(xiàn)了幾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
哲學家海德格爾在與人們對話時,語重心長,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吧!
吉林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 鄭春生 攝
煙雨
偶遇煙雨
傳來熟悉的旋律
天青色,有人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滄浪之水,感受自然氣息。
及時的雨水,煙霧繚繞。
青衫隱隱,兩岸迢迢。
擺渡人,映照余暉。
泛舟而去,獨自站在岸上。
彼岸虛空?滄海茫茫
染孤絕的草木
盛開的花朵,預示冬與春
盡管彼此臨近?江湖的風吹在清晨
剝離出五光十色
長亭下?躲避著風雨
不緊不慢
一匹老馬馱回數(shù)年的劍譜
回到茅屋?屋檐避雨
風沙來襲
折疊了記憶
日子惆悵與空杯取樂的人
切分一場解脫
吉林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 鄭春生 攝
留戀槐花
腦海縈繞
兒時爬樹情景
那時
槐香總在記憶的清晨
河水靜靜流淌
空中彌漫著淡雅的香氣
沁人心脾?心曠神怡
一晃
那一年?我長大
坐在眼前斑駁的石頭上
與玩伴對著綠茵野花
莫名地徜徉感嘆
云淡淡?風輕輕
槐花再次綻放
白如紙張
在高大的槐林里
攀爬愉悅
要品嘗
一串串明白如玉的芳香
曳著豐滿的丫杈
讓在家忙做的父母親一起分享槐香
炊煙裊裊在屋頂盤繞
鳥在院內丁香樹上嚀語
耕作都是大人的事
雨后被踩得硬硬的鄉(xiāng)路上
不知誰家的姑娘在歌唱
吉林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 鄭春生 攝
秋
豐收的秋
秋風里帶著果香
金黃的大地
飄著希望
夏天瞬間改變了模樣
菊花還在盛開
樹葉慢慢染黃
容顏帶笑
風露傳霜
仿佛也只是瞬息
夢幻一場
時空的隧道里
花開花落燕來燕往
風雨終將過去
酸甜苦辣深深埋藏
自古逢秋悲寂寥
大可不必
如果你黯然失色了落花
便不會品嘗到碩果的甘甜
也不必凄涼蟬聲遠去
來時默默無聞
卻經(jīng)歷了不為人知的痛
走時留下了一個夏季的歌聲
九月的秋
輪回著永恒
九月的秋
傳承著潔白的期盼
吉林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 鄭春生 攝
冬日
入冬
但心仍逗留在秋天里
站在紅艷如火的楓樹下
站在吹風秋黃的南湖旁
寒風冷澀
萬物安寧
經(jīng)歷了風雨
懂得了順其自然
如果今晚還有月光
我將打開殘缺的荷花
回味她曾經(jīng)的芳香
朦朧的月光下
看見幾只鳥哀唱
在顆顆的繁星中
仿佛天上銀河也在散落秋霜
折枯木一枝
盞一杯清茶
傾聽心扉
靜觀月圓的夜空
夢醒了
天就亮了
出現(xiàn)在黎明里希望
在我眼前
疊成了一生的過往
孔憲青在研習書法。
春暖華夏
竹影清風
茶亦醉人何必酒 書能香我不須花
吉林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 鄭春生 攝
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