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長春公交歷史展覽館內氣氛熱烈,一場別開生面的養成教育活動在此精彩上演。由長春光華學院外國語學院晨曦養成教育學社與南關區鴻城街道東風社區黨委聯合主辦的“踐行社會責任 共探城市脈動”主題實踐活動盛大舉行,旨在通過沉浸式體驗與互動交流,深化青年學生與社區工作者對城市發展脈絡的理解,強化社會責任意識,推動校社共建共育。 活動伊始,在長春光華學院外國語學院王越老師和東風社區黨委副書記張明旭的帶領下,30余名學生代表與社區黨員一同開啟了尋訪城市記憶之旅。走進長春公交歷史展覽館,百年公交變遷的珍貴影像、實物展品及數字化互動展區,宛如一部生動的城市發展史書,讓參與者深刻感受到城市公共交通從無到有、從傳統到智能的偉大跨越。學生于文慧在參觀后難掩激動之情:“公交不僅是城市的‘血脈’,更承載著一代代建設者的奉獻精神。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應主動擔當,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參觀結束后,雙方圍繞“社會責任與城市發展”主題展開了深入座談。王越老師結合外國語學院“養成教育”理念,提出“社會責任教育需根植實踐,從身邊社區出發,將專業能力與社會需求相融合”的獨到見解。張明旭副書記則以社區治理為例,分享了黨建引領下基層工作者在老舊小區改造、智慧社區建設中的創新經驗,并呼吁青年學子“用國際視野講好中國社區故事”。座談會上氣氛熱烈,學生與社區黨員就“外語志愿服務進社區”“城市文化外宣實踐”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初步達成多項合作意向,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活動是長春光華學院外國語學院與東風社區黨委深化校社協同育人的重要實踐。雙方通過整合高校教育資源與基層治理經驗,構建起“城市歷史研習 + 社會責任研討 + 志愿服務踐行”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未來,晨曦養成教育學社將繼續聯動社區,開展多語種文化宣講、國際社區服務等項目,助力青年學子在服務社會中成長成才,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校社共建開辟了新路徑,更以生動的實踐詮釋了社會責任教育的時代內涵,成為新時代青年與基層工作者共擔使命、共謀發展的鮮活注腳。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校社合作必將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初審:張立蘊 復審:石巍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