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黃萎病俗稱凋萎病、半邊瘋、黑心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多在門茄坐果后開始發病。 發病一般自下而上或自一側向全株發展,葉脈間變黃,葉片萎蔫,接著上部的葉片也逐漸萎蔫。病初中午癥狀顯著,早晚或陰天恢復近似正常,后期全株或部分支條的葉片黃枯脫落,嚴重的全株枯死。黃萎病癥狀常常發生在半個葉片或半邊植株上,再由半葉向全葉發展或植株一側向另一側發展。剖開病株的根、莖、枝及葉柄等部位,可看到維管束變成褐色。病株結的果又小又硬。 黃萎病是由真菌浸染造成的。病菌休眠菌絲體、厚垣孢子、擬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初浸染源,一般能在土壤中存活6-8年。病菌主要從根部傷口侵入,也能從幼根的表皮及根毛直接侵入,在植株的維管束內繁殖,擴展到莖、枝、葉及果實。因此,帶菌土壤是病菌的主要來源。病菌也能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種子內越冬,并可隨種子進行遠距離傳播,成為無病區的病源。此外,施用帶有病殘體的堆肥也能傳??;病菌在田間主要靠風、雨、灌溉水、農具及農事操作等傳播。 氣候條件對病害的發生影響較大。氣溫在19-24℃,土壤潮濕發病重,土壤干旱、氣溫高發病輕,氣溫超過38℃,病害受到抑制。 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用托魯巴姆茄、CRP作砧木進行嫁接換根;選擇抗病品種。一般紫茄子品種比綠茄子品種抗?。贿M行種子消毒,播前用多菌靈浸種兩小時或55℃恒溫水浸種15分鐘,冷卻后催芽;培育適齡壯苗,加強管理,創造適合茄子生長發育適宜的環境條件;實行輪作,4-5年不與茄類蔬菜連作。多施農家肥,土地深翻;適時定植,多帶土少傷根,栽苗不宜過深,定植后選晴天溫度高時澆水,以免地溫下降,加強田間管理;藥劑防治:可在整地時每667 平方米撒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千克,耙入土中。也可在定植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300毫升,連灌2次。也可用70%敵克松原粉的500倍液灌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