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為“十五五”規劃奠定基礎的關鍵之年,更是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目標的決勝之年。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大安市兩家子鎮憑借對特色產業的精準布局與大力推進,正以昂揚之姿勇擔使命,奏響出激昂的發展強音,一副村莊美、村民富、鄉風好的“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盡情鋪展,生動展示著這里鄉村振興的靚麗答卷。 肉牛產業作為兩家子鎮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依托萬頭肉牛養殖園區,蓬勃發展。鎮里大力推動安格斯、和牛等高端肉牛的擴繁工作,持續助力農牧產業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闊步前行。鎮政府積極主動作為,全力爭取相關扶持政策,依據鎮區規劃中“宜養則養”的原則,廣泛推廣“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模式。在這一模式的帶動下,入社群眾通過肉牛養殖實現了穩定增收,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如今,肉牛雜交品種“安和1號”在市場上聲名遠揚,其良好的口碑進一步提升了產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當地畜牧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白鵝養殖作為兩家子鎮的新興產業,呈現出旺盛的發展活力,為群眾增收帶來了新的契機。近年來,為鼓勵農戶參與養鵝以實現增收目標,兩家子鎮在積極落實市級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創新性地采取村級額外補貼的方式,引導農戶充分利用庭院空間發展白鵝養殖。這一舉措不僅有效盤活了農戶的閑置資源,更極大地激發了農戶的養殖積極性。預計到 2025 年末,全鎮白鵝養殖規模將同比增長 30%,年出欄量有望達到 25 萬羽。當前,兩家子白鵝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逐漸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引擎,為鄉村產業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帚撓(笤帚)手編產業是兩家子鎮的傳統優勢產業,在同權村笤帚基地的帶動下,煥發出嶄新的光彩。該鎮積極推廣“電商+線下分銷”的經營模式,成功實現了手編產業從粗放單一向精細多元的轉型升級。為增強產業競爭力,鎮政府大力推動設計創新,鼓勵手工藝人將現代設計理念融入傳統手編產品中,使其更契合現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現階段,該鎮年加工笤帚 500 萬把以上,產值高達 4000 萬元,帶動就業 180 余人次,人均增收 1.7 萬余元。產品不僅在本地市場備受青睞,還暢銷全國各地。一個極具地域特色的手編產業名片正在精心打造中,為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兩家子鎮通過對肉牛、白鵝、手編等產業的精心培育和大力發展,實現了產業的興旺繁榮,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兩家子鎮將繼續堅定信念,勇擔使命,不斷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推動各產業持續優化升級。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宏偉目標、奏響更為嘹亮的發展強音而奮勇前行,努力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