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翠谷產業旺,榛果飄香財源廣。梅河口市雙興鎮寶善村充分發揮山林水域資源優勢,培育打造高質特色產業,建設完善基礎設施,不斷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近年來,寶善村黨支部、村委會把發展高質高效農特產業作為富民強村的首要大事來抓,因地制宜制定發展規劃。經過深入考察調研,確定種植、養殖發展方向。黨員干部發揮帶頭作用,為群眾發展項目“把脈”定向、樹立“樣板”。 寶善村三面環山,一面鄰水,山林、飼草資源豐富,適合發展生態養殖、綠色種植產業。為了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村兩委經過考察,最后確定了梅花鹿、肉牛、生豬和林果發展方向。村領導多方溝通協調,籌措資金物資,修道路、通水電,使皓翔鹿業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場落戶七組,開始繁養梅花鹿。經過幾年的發展,養殖場已擴大到8萬平方米,梅花鹿發展到700余只,季節性安置7名勞動力就業。 為了帶動村民上項目、興產業,村黨支部書記吳朋飛帶頭建牛棚、蓋豬舍,發展母豬、育肥豬和肉牛養殖。經過精心飼養,可繁母豬發展到30頭、仔豬發展到80頭;黃牛養殖也挺過了“寒冬”,迎來了“好時光”。 多措并舉扶持,助力產業發展。為了扶持群眾發展增收產業,村領導協調市農信社、郵儲銀行,為村民辦理貼息貸款,使農民發展產業有了資金保障;協調商業保險機構,為農戶養牛辦理肉牛保險,為群眾撐起了養殖業“保護傘”。 在兩委的扶持帶動下,全村興建牛舍1300平方米,黃牛發展到200頭,生豬發展到400頭。庭院經濟示范戶發展到30戶,養殖山林“溜達雞”7000只。李子采摘園面積發展到13畝、“雞心果”發展到67畝、大果榛子發展到80畝。村民高士全栽植的40畝大榛子樹已全部成林結果,成為周邊鄉村農民發展經濟林的典范。現在,村民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喜人的變化,大家不再滿足于栽幾畝水稻、種幾畝苞米的溫飽生活,而是“迷”上了掙錢多的種植項目。2024年,一部分村民種起了甜糯玉米、絲瓜、蘆筍等特色產品,開上自家“電驢子“去東豐、梅河口市場上銷售,每一次奔波都有喜人的收獲。 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活條件。村兩委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清除了6處大型 實施民心工程,保障改善民生。村兩委認真調查村民飲水現狀,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精心組織施工。經過干群努力,全村自來水入戶實現全覆蓋,村民們都用上了“放心水”“安全水”。積極協調上級部門,對臨時困難家庭進行資助。落實網格化管理制度,通過入戶排查,完成了返貧監測工作。常態化走訪低保家庭、五保人員、脫貧戶家庭,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弱勢群體感受到了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經過幾年的發展,寶善村已成為聞名梅河口市的“梅花鹿之鄉”“林果之鄉”,肉牛養殖、生豬繁育等持續向好,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正朝著農業更強、村莊更美、生活寬裕的目標闊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