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整潔干凈、農民生活富裕、生態環境優良、產業多點開花......鄉村振興開展以來,臨江市樺樹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九大特色板塊為把手,推動農業結構合理調整,全面推進“一谷一城”建設。全鎮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快速發展。 結構調整逐漸優化,產業發展匯集新成果 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面積154077平方米,在西南岔村建設光伏發電場地、入網線路、變電站等項目。全鎮種植黑木耳達40.5萬袋,種植農田地人參已突破2000畝。2020年施用有機肥示范應用面積目標值5750畝,實際實用5868畝,增長2%。新培育綠色種植基地300畝,種植蔬菜品種20余種,種植農戶245戶,采取公司+農戶訂單產業,利用互聯網線上銷售的生產模式農民戶年均增收700元以上。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鎮區建設呈現新風貌 說起西大川村高山寒地草莓,品嘗過的人都是贊不絕口。每年草莓收獲的季節,很多外地游客自駕前來采摘購買。 “我們這的草莓真的是特別的好吃,以前路不好,向外運輸真是難”西大村黨支部書記謝兆偉說。 百姓要致富,公路要暢通。隨著投資98萬元的西大川村通屯公路工程項目竣工通車,草莓的運輸難題得以解決。 “村里草莓基地留存面積已達2600畝,還成功舉辦‘臨江市第八屆樺樹高山寒地草莓采摘節暨首屆網絡草莓節’,還獲得了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稱號。”謝兆偉的臉上滿是笑容。 投資2021萬元,鋪設小營子村瀝青路面38公里、水泥路4.73公里;投資650.4萬元,修建水源地西大川水庫石籠護坡4300立方米、水庫圍欄600米、蓄水池2座;投資650萬元,新建黑瞎子溝河堤防2461米...... 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廠區構建物主體部分完成四分之一,污水處理管線鋪設2公里,建設檢查井77座,廠區二沉池、生化池基礎開挖,綜合樓主體封頂,越冬防護中。如今的樺樹鎮基礎設施還在不斷完善,鎮區建設呈現新風貌。 人居環境不斷強化,幸福指數達到新攀升 按照“因地制宜、試點先行、梯次推進、一個不落”的總體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干凈、整潔、美麗、富饒”四步走戰略的總體要求,樺樹鎮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采取村干部帶動黨員、黨員帶動農戶等形式,引導村民積極主動投入到整治工作中。 三年來,全鎮各村栽花25余萬株,清理垃圾、柴草、糞堆5000余立方米,清理溝渠24.5公里,清理河道15公里,清理邊溝6000延長米,清理村屯、公路沿線、河道越冬垃圾3500余立方米,垃圾全部做到日產日清,鎮區以及各村人居環境得到了顯著提升,村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